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协系统2024年第三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93件,滨市同比增长31.12%,消协显示消费陷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4.22万元。季度健身其中,投诉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分析投诉7件,加倍赔偿金额3525元。权难
按投诉性质分析,滨市质量问题投诉最多,消协显示消费陷阱占比31.03%,季度健身虚假宣传问题占比19.27%,投诉售后服务问题占比18.46%,分析合同问题占比11.56%,权难价格问题占比9.33%。滨市其中,消协显示消费陷阱商品类投诉268件,季度健身占总投诉量的54.36%,食品类、日用商品类、服装鞋帽类、家用电子电器类、首饰及文体用品类投诉量居前5位;服务类投诉196件,占总投诉量的39.76%,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旅游服务类投诉量居前5位。
按投诉专项分析,健身消费陷阱多、维权难,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健身卡退费难,部分健身机构在消费者提出退卡申请时,往往设置重重障碍,拖延处理时间,甚至直接拒绝退费;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健身机构为了吸引顾客,夸大宣传,实际提供的服务远远达不到承诺标准,教练专业水平、健身设施完善程度等都让消费者大失所望;存在诸多隐性消费,一些健身机构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增加收费项目,让消费者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不断被挖“坑”;合同不完整、不正规、不合法,部分健身机构利用合同条款的不明确或霸王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健身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健全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健身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投诉处理部门或岗位,对消费者的投诉进行及时、公正、有效的处理。呼吁健身机构自觉提升服务质量,从教练的选拔和培训、设施的更新和维护等方面入手,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明确合同条款内容,确保消费者在购买服务前充分了解并理解相关条款和条件。
哈尔滨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健身机构时,要充分了解其信誉状况和经营资质,选择口碑良好、有正规资质的机构;在签订健身合同前,应仔细阅读、理解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退费政策、服务内容和期限等重要条款的约定;保留好相关消费证据如收据、合同、沟通记录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依据。
责任编辑:赵英男海关总署9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与前7个月持平;出口方面,增速虽较前7个月微幅回落0.4个百分点至6.9%,但进口降 ...
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持续发展。由于老年消费者对健康长寿、感情关怀需求较大,不法分子借此取得老年人信任后,设置陷阱骗取钱财。近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眼下,有的超市使用智能AI秤称重,消费者只要将选购的菜放在这种秤上,它就能自动识别出每种商品的种类和重量,显示需要支付的金额。不过,智能AI秤有时也可能会出差错,给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