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随着2023年春节的中国者协做好临近,预计全国各地将迎来一波春运潮和消费潮。消费1月13日,布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节消提醒消费者,费提防护消费旺季更应提倡简约适度、示探绿色低碳的亲旅消费方式;出行前要关注疫情态势,做好个人防护;购买年货要识别消费陷阱,游仍维护自身权益。中国者协做好
理性选择,消费适度消费。布春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节消传统节日,重在团圆、费提防护祥和、示探喜庆的亲旅氛围,而非制造铺张、奢侈、浪费的场面。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而不是制造浪费。中消协倡议消费者春节期间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购买礼品、食品、爆竹等年货要适量,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消费者无论是在家下厨,还是在外聚餐,都应适度点餐用餐,践行“光盘行动”;在礼品的选择上应以突出心意和祝福为主,不盲目追求高价格、重包装的“面子工程”,摒弃商品过度包装之风;爆竹燃放要合法合规,解禁地区要注重人身安全,禁止燃放地区要遵守相关规定。
做好防护,安全出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今年春节将重现春运潮,据交通运输部初步预测,2023年全国春运客运量较2021年8.7亿人次有较大幅度增长,甚至将超过2020年的14.8亿人次。其中有不少消费者会选择乘坐飞机、高铁、长途汽车等交通方式回家过年,还有消费者计划利用春节假期旅游出行。对此,消费者应在购票前充分了解航班、车次在不同时间段退改签规则和要求,合理安排,避免影响行程或产生纠纷。消费者出行前最好充分评估健康状况,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强度合适的活动。在旅途中戴好口罩,减少就餐次数,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对于老年人、孕妇、基础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避免高强度活动,并做好个人防护。
识别陷阱,加强防范。在春节消费潮中,商家为促销商品和服务会推出各式各样的折扣,对此消费者需擦亮双眼,维护自身权益。一是挑选年货美食,应注重食品安全。消费者过年购买食品时,要确认商家具备经营资质,不购买无生产企业名称、无生产日期、无出厂地址的“三无”产品,同时认真阅读食品外包装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等重要信息,科学存放、及时食用。二是面对商家折扣要保持理性。消费者尽量到资质、口碑良好的商场、超市、电商平台选购商品,并保留发票、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购物凭证,将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和商品宣传信息进行截图保存。三是防范预付式消费跑路。进行预付式消费时,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功能、退卡条件和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四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消费过程中要保护好个人信息,非必要不告知手机号、家庭或单位地址、财产状况等敏感信息,不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
中消协表示,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的前提。中消协呼吁经营者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自觉抵制各类不良的营销方式,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理性消费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保障安全。祝愿全国消费者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美满的春节。
责任编辑:张林保❌ 1. “我以为”式判断凭经验瞎拍脑袋,不按标准来,容易放过批量问题。✅ 记住:标准是底线,遇到不确定,马上请示!❌ 2. 免检信任图省事,觉得老供了、老熟人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首检末检必须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7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称,在对威海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飞行检查后,发现该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多项严重缺陷。威海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牌LOGO。资料图片检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代餐粉是目前市场上热销的一类新产品,品牌、种类繁多。为了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客观的消费信息,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近期,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代餐粉产品开展了比较试 ...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8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6523台,同比增长12.8%。其中国内销量7685台,同比增长14.8%;出口量8838台,同比增长11.1%。2025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2月2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雪地靴监督抽查情况。抽检结果显示,在抽检的30批次雪地靴中,有7批次不合格,涉及ACHILLES SORBO、CAMEL等品牌。据了解,针对消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近期,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545批次,涉及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肉制品、水产制品、酒类、豆制品、蛋制品和食用农产品等。根据食品安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