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6•18”大促已经拉开帷幕,聚焦各大电商平台及部分实体经营商家陆续推出形式多样的福建促销活动。6月13日,省消福建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消费心避注意8个事项。聚焦
消费者要尽量选择有资质、福建大型正规的省消电商平台,购物时查看商家的提醒营业执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是消费心避否齐全,挑选信誉度高、聚焦评价好的福建网店,不要通过卖家的省消QQ或微信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付款,支付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提醒第三方支付平台。
花样繁多的消费心避“6•18”宣传促销活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切莫受“秒杀”“数量有限”“满减”等宣传影响,应做到提前计划,按需购买。
消费者要仔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关注相关商品价格,前后对比,货比三家。特别是各种满减、红包、预付定金等优惠规则是有一定适用范围和条件要求的,要了解清楚,避免产生纠纷。
消费者应尽量避免一次性预存大笔金额,以免商家停业走人、携款潜逃,导致财产损失。
直播间购物兴起伴随着直播带货乱象迭起,“翻车”不断,消费者在主播们声嘶力竭的售卖下要保持理性,切勿冲动消费。
购物前,消费者应与卖家就送达时间、退换货方式、是否包含运费险等达成协议;收货时,注意包裹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最好能当面验货,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商家;签收后,如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或者商品不适合等,及时与卖家联系协商解决售后问题。
非必要不提供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各类验证码等信息,收货后及时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外包装,避免随意丢弃而产生的个人信息泄漏。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注意保留购物相关凭证,如宣传单、宣传页面、直播画面、聊天记录、订货单、发票等,一旦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先与商家协商处理或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协商无果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或商家所在地的12315、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投诉。
福建省消委会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可借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加强动态监测,强化数据分析,同时提醒各大电商平台及实体经营者应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产品和服务意识,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共促消费环境提升,提振消费信心。
责任编辑:赵英男水泥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重点领域,传统生产模式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煤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企业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与“双碳”目标存在冲突。替代燃料 ...
双11临近,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别为“凑单”购买不需要的商品;长三角消保委联盟让消费者警惕商家的“先涨后降”价格陷阱;江苏省消保委提示商家赠送的小样赠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黄劼)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3年查处的十大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东莞市兴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违法广告案该公司在生 ...
2025年9月4日下午,中机寰宇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机认检)总经理刘中星与中机科北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机检测)副总经理贾佳奇一行来访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受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3月21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两则缺陷产品召回信息。福州中商贸易有限公司、福州你和我贸易有限公司将于3月20日至6月20日期间,分别召回部分塑胶考古玩具和奥特曼书包,并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依据《产品质量法》和相关产品标准及抽查细则明确项目,组织对空气压缩机、建筑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木器涂料等10类产品开展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