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银发经济”持续发展。河南由于老年消费者对健康长寿、省消示感情关怀需求较大,协发信虚不法分子借此取得老年人信任后,布消设置陷阱骗取钱财。费警费近日,假宣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传避提醒老年消费者及其家人树立正确的免盲目消消费观,不要听信不良商家的银发经济虚假宣传,不要贪图小便宜,河南避免盲目消费。省消示
电视、协发信虚线上购物须谨慎。布消相比实体店购物,费警费电视购物、网络购物能够更便捷、更直观地让老年人获得想要的商品,但不要轻信电视、网络广告内的所谓的“专家”“教授”对产品夸大功效的宣传,涉及“中奖”等诱惑信息更要提高警惕,尽量考虑货到付款或通过第三方监控的付款方式进行支付。收到商品后,一定要仔细查验,如无法辨别真伪可让家人帮忙确认,确认无误后再签收。
选购保健食品要理性。对会销、免费体检、免费送等活动,老年消费者要擦亮眼睛,不要轻信。如身体出现不适,应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要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概念,不可用保健食品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在购买保健食品前,应征求医生建议或与家人商议,注意查看产品包装有无“小蓝帽”标志并了解商家有无合法资质等。
警惕“低价团”“免费团”旅游消费陷阱。参团旅游一定要选择有经营资质旅行社,不要贪图便宜选择所谓的“低价团”或者“免费团”,更不要被“买保健品送旅游”“买保险送旅游”等噱头所迷惑,一定要确认旅游活动是不是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组织。有经营资质旅行社须同时具备《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出游前要与旅行社签订好合同,交纳费用应索要相应凭证并妥善保管,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
投资理财有风险,莫把“陷阱”当“馅饼”。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清楚理财产品不等于储蓄存款,预期收益不一定就能成为实际收益。警惕利用高额回报为噱头的宣传,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涉及大额投资理财、购买保险、收藏品回购等项目,要多与家人沟通,多渠道了解项目真实情况,切莫一时冲动购买。
妥善保管消费凭证,纠纷维权要及时。在消费过程中,要及时向商家索要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小票、电子支付记录等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先与商家协商,若未能达成共识,可及时向消费者组织或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
责任编辑:张林保2025年8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告 2025年第21号》,公布《GB/T 25641-2025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国家标准,该标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提前预定的酒店,却被告知涨价,不能按原价办理入住。近日,消费者梁先生遇到了酒店坐地起价的情况,经过上海市闵行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酒店最终按原价提供服务。记者了解到,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11月24日,广东省消委会召开“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系列案”专题通报会,通报了广东省消委会的四宗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情况,法院全部 ...
动力电池领域迎来新标杆,中国技术再次引领全球2025年9月7日,德国慕尼黑成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焦点。宁德时代在这里向世界展示了电池技术的未来——神行Pro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以及革命性的NP3.0No P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陈莉兰记者张文章)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老年消费者美好生活需求,教育引导老年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消费维权能力,今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各级消委会重点关注老年消费群体,按照《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眼下正值寒冬,羽绒制品销售已经进入旺季。吉林省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在调查中发现,羽绒服市场上存在宣传误区、品牌缺乏细分等问题,消费者难以区分商品优劣。据悉,长春市消协受理的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