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山西收火红的大同高粱、金黄的有机玉米装点着田野。这是旱作山西大同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助力农民增收的农业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助增大同市累计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190万亩,山西收并探索走出了有机旱作引领、大同种养加循环、有机农文康旅融合的旱作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秋日里,农业云州区吉家庄乡瓮城口村2000多亩有机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一派繁忙景象,助增村党支部书记陈纪新介绍:“村里应用了双垄沟播全膜覆盖以及膜下滴灌技术,山西收高粱亩产真不错。大同今年粮食市场行情好,有机我们村户均种粮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加上种高粱的收入,有的上五六万元了。”
作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村,经过近3年时间的打造,瓮城口村逐步形成了以种植高粱、谷子为主的有机旱作农业核心区,并探索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令人欣喜的好成绩,正是大同市深耕农业赛道,以绿色、有机、低碳理念为引领,以“特、优”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带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的真实写照。
自2020年起,大同持续打造融合有机社区、有机旱作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一带六园区多基地”示范园区,集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共完成81.5万亩,亩增产200斤以上。
目前,大同全市玉米、高粱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谷黍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和项目区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分别达到92%以上和90%以上。
今年以来,大同以规模化发展促进增产增收,推广形式由点面示范提升为整村、整乡、整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持续稳产高产。在此基础上,大同还创建了以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为代表的“吨粮田”样板区,培育出天镇酿酒高粱、广灵富硒小米、浑源道地黄芪、阳高优质杏果、左云高寒苦荞等一批特优产业,打造了绿色、低碳、有机、高效农业生产新业态,形成以杂粮为主、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本报记者 李建斌 杨珏 本报通讯员 马静波 宋佳烨)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5G工厂名录》,“山河智能5G工厂”项目成功入选,这一成果既是对企业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探索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其在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中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山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刘婧 记者董芳忠)金秋九月开学季,为进一步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奏响校园食安“三部曲”。执法人员在学校食堂检查说品安全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刘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张永康记者吴采平)8月17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扎实推进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查办了一批涉及消费者健康安全、性质恶劣的食品药品 ...
一直以来,中东地区因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闻名于世,但其地理条件同样赋予了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随着全球对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太阳能作为清洁、无尽的能源来源,开始在推动地区乃至全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代绍炬记者徐文智)为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合同行政监管职能作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近日,陕西省安康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8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ABS)成功设立,发行规模1.07亿元,综合发行票面2.86%,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最低票面利率的项目。2020年,北京市朝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