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打假“3·15”,在没有“3·15”的文物伪古代,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古人保护同样严格。在南京市博物总馆,何防就有不少文物展现了古人是打假如何“打假”防伪,保障商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文物伪。
打击“缺斤短两”自古以来就是古人大家关注的重点。《秦律十八种》记载,何防“为器同物者,打假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文物伪”“有买及买(卖)殴也,古人各婴其贾。何防小物不能各一钱者,打假勿婴。文物伪”秦统一六国后,古人将统一度量衡推行到全国,大家的买卖交换开始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要求单价一个小钱以上的物品都需标明价格。在南京市博物总馆就收藏有战国时代六枚一套的环形铜砝码。专家介绍,在古代砝码又被称为“铜环权”,它专为与天平配合使用而设计,说明当时已具备了十分精确的测量标准。
“商标”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是消费者购买选择的重要参考。中国古代的铜镜上就出现了各类“商标”。南京江宁区博物馆馆藏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铭文铜镜就是一个典型。这面铜镜六出葵花形,小圆钮,素缘。铭文中的“照子”即镜子。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名讳,改镜子为照子。这面铜镜说明是湖州当地“石家”出品。这种标有私家姓氏和店铺所在地的做法,不仅说明宋代湖州是生产铜镜的产地之一,也说明宋代铜镜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
《礼记》有云,“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一制度要求工匠在器物上刻写姓名、籍贯等信息,既体现工匠对质量的承诺,也便于官方对产品质量溯源追责。从秦代的青铜戈到南京的明城砖,这些都是古代器物上“物勒工名”的典型案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食品过期了经营者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看什么样的标识?小小的包装袋上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龙岗开发区海洲社区联合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郎溪路小学 ...
本报记者 李如是 见习记者 梁傲男 截至目前,云南省已发展成为中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大的省份,咖啡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据昆明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累计出口咖啡3.25万吨,同比增长358%,主要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3月15日,北京人艺小剧场口碑新作《赵氏孤儿》迎来第三轮演出。 新版《赵氏孤儿》首演于2023年,由何冰导演,北京人艺一众青年演员主演。不同于传统的复 ...
中安在线讯据安徽网报道,艺术类高考的专业考试基本结束,体育类高考的大幕即将拉开。昨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安徽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课统一考试简章》,今年专业考试科目依然是100米跑、 ...
2月8日,歙县桂林镇上海练江牧场梅花基地,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在梅花丛中穿梭,为游客拍照、引路,提供便民服务,以行动守护株株红梅,给整个梅园增色。吴建平/摄)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桑雪骐)3月7日,同程旅行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旅游专属大模型“程心AI”正式完成与DeepSeek的技术融合,推出“AI+实时预订”服务。即日起,同程旅行APP面向首批10万用户开 ...